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海南擦亮“向海圖強”新名片

本報記者 趙 鵬 周亞軍

2025年09月19日08:46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曾經默默無聞的南山港,如今在海南乃至全國都頗有名氣。憑借出港半天即可抵達深海作業區的優勢,這裡建起全國首個公共科考碼頭,去年服務科考海試1416航次,接近以往4年的總和。

  南山港的蛻變,是海南向海圖強的縮影。

  2022年4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:“要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,加強原創性、引領性科技攻關,把裝備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裡”。

  2024年12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:“堅持陸海統籌、山海聯動、資源融通,抓好海洋開發,向海洋要生產力、求新增長點,建設海洋強省。”

 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作為全國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,海南大力培育海洋新興產業,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。

  一方面,協同發力,助推產業創新。

  “有了共享航次,不僅可以在真實場景測試產品性能,還能直接對接下游用戶。”海南位姿導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曉燕說。

  海南組建深海技術創新中心,打造深海技術裝備海試共享航次平台、陸地測試公共服務平台,推動深海科技和產業組織模式創新。截至目前,共享航次已支撐68家參航單位和206名科學家、工程技術人員完成68次下潛試驗,助力深海技術裝備應用改進和迭代升級。

  海南省科技廳、工業和信息化廳、發展改革委、海洋廳和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協同推進“深海技術產業促進專項”,助力關鍵技術成果轉化,帶動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去年新增深海科技產值7.7億元。

  另一方面,立足優勢,培育新增長點。

  海上,華能臨高CZ1、儋州申能CZ2、儋州大唐CZ3、東方龍源CZ8等重點風電項目穩步推進。近年來,海南在臨高、儋州、東方、樂東等沿海市縣規劃開發11個海上風電場,總裝機容量達1230萬千瓦。

  陸上,明陽、上海電氣、東方電氣等一批裝備產業項目拔地而起,產業鏈條加快延伸。“本地生產、本地使用,將來拓展國際市場。”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與科技處處長鄯晉曉介紹。

  傳統漁業,加速轉型升級。萬寧市引進院士團隊,突破東星斑工廠化批量育苗技術難關,陵水縣農投海洋公司聯合中國水產科學院南海所,嘗試金槍魚種苗自主繁育。2024年,海南新增工廠化養殖面積67萬平方米、深水網箱養殖水體89萬立方米,休閑漁業產值增長19.2%。

  海工裝備實現從無到有,海洋新能源等快速發展,區域海洋創新指數位居全國前列……目前,海南海洋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已超過1/3。

  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,海南將大力發展海洋經濟,建設‘海上糧倉’,發展深海科技。”海南省委書記馮飛表示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9日 01 版)

(責編:王瀟瀟、彭靜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