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保持開放的心態看待起伏,對未來抱有更大信心(與企業家談“新”)

——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訪談

本報記者 竇 皓

2025年08月13日08:47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今年以來,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頻頻出圈,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也受到空前關注。其中,有點贊、有鼓勵,也有批評、有質疑。近日,在浙江杭州宇樹科技總部,本報記者專訪了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,聽一聽這位90后企業家對社會熱點的回應,對行業發展的思考。

  ——編  者  

  

  “從長遠來看,沒准這只是一個小火苗,就像當初互聯網的誕生一樣”

  問:上了央視春晚舞台后,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非常火。預料到了嗎?

  答:說實在的,完全出乎意料。2021年,我們的“機器牛”上過一次春晚,今年原本預估效果可能和上次差不多。沒想到,最終的效果遠超預期,很多人記住了機器人跳舞的畫面。某種意義上說,這成了傳統文化與高科技結合的標志性事件,也成為一種文化符號,我覺得非常榮幸。

  問:人形機器人突然備受關注,對企業有何影響?

  答:關注度高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好事。我們公司、行業內相關企業,包括零部件企業等,上半年業績都非常好。

  當然,受到關注后,壓力也比較大,來公司參觀、調研、採訪的人多了。我本人主管技術和產品,這些事確實佔用了一些時間。行業要發展,肯定需要關注。當然這個過程會有起伏,今天可能關注度高一點,明天就下去了,最終還是會回歸理性。

  問:關注中也會有質疑的聲音?

  答:有人覺得好,有人覺得不好,這很正常。如果一家公司或一個產品,所有人都很喜歡,反而不正常。

  問:人形機器人距離在生活中應用還有多遠?

  答:人形機器人走進生活,到每個人家裡去,距離還比較遠。行業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。所以,我們先從一些小的方面切入,比如科研教育、服務展示、簡單工業應用,以及AI公司用來做開發。

  當然,我們最大的願望以及當下正在做的事情,還是希望機器人去干活。它可以做各種動作、去幫助人干各種活。但是,現在想要在家裡或工廠裡大規模應用,技術水平都不太夠。慢慢地每年有進步,我覺得是好事,可以讓大家對行業有更多理解和包容。

  問:人形機器人大規模落地應用,最大的困難在哪裡?

  答:最大的難題還是機器人AI水平不太夠用,沒有突破臨界點。這是全世界的普遍問題,也是大家在努力做的事情。AI領域可能隨時會有突破性進展,技術躍遷十分常見。目前解決不了的難題,在未來某個時刻或許就突然迎刃而解了。

  問:突破規模化應用的瓶頸,您覺得要多久?

  答:機器人AI技術進步非常快。舉個例子,半年前說我們的機器人可以打格斗比賽,我自己都不敢相信,覺得至少要等一兩年時間,實際上幾個月就做出來了。當然,行業的發展很難預估,可能3到5年內會有明顯進步。不過,我覺得進入普通家庭還需要一個相對長的過程,因為涉及倫理道德和安全性問題。

  只要AI技術保持進步,機器人行業就會發展得越來越好。這是AI產業帶來的連鎖效應,在過去兩三年間,趨勢很明顯。大家對AI想象空間越來越大,對機器人行業也更加看好。今年人形機器人火爆,從長遠來看,沒准這只是一個小火苗,就像當初互聯網的誕生一樣。

  問:現階段,組織機器人去參加各類比賽的意義是什麼?

  答:只要大家喜歡,提供情緒價值也是它的價值,這也是在創造新的需求。機器人表演、比賽是構成未來整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部分。

  “目前我們AI人才相對少一些,但從長期看,競爭力還是非常強的”

  問:宇樹科技最開始做的是機器狗,這兩年競逐人形機器人賽道。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?

  答:主要還是因為AI技術。早些年的AI都是單功能型,比如識別數字、圖片、人臉等。最近幾年做的是多模態通用型AI,可以做很多事情,對應的就需要一個通用機器人,比如我們現在做的人形機器人。

  問:為什麼是人形機器人?

  答:原因很簡單,喜歡人形機器人的比不喜歡的人多,這是最主要的,市場是非常理性的。

  問: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?

  答:我們有生產制造的優勢,在全球出貨量比較多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勢。目前我們AI人才相對少一些,但從長期看,競爭力還是非常強的。此外,由於生產制造和硬件做得好,中國的機器人企業在成本上更有競爭力,使用門檻更低。這些都有利於未來大規模落地應用。

  問:對於競爭對手以及他們的產品,您怎麼看?

  答:目前這個行業非常火熱,涉足的企業也非常多,各有優勢。要保持開放的心態,良性合理的競爭對整個行業是有利的。

  問:算力對人形機器人產業有多重要?

  答:非常重要,尤其是大規模集群算力。機器人是和AI共創的聯合體,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是要用電池的,電池負載和功耗決定它無法攜帶大規模算力。

  問:怎麼解決算力問題?

  答:我覺得未來會有很多分布式算力。如果一個工廠有集中式算力中心,機器人可以連接到算力中心。這種集中式算力中心距離比較近,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,它的通信帶寬是夠的,延遲很低。如果一個北京機器人連接到上海的算力中心,那延遲太高了。

  問:目前,人才供給能夠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嗎?

  答:人形機器人行業一直比較缺人才。這個行業原本不存在,相關人才是最近幾年慢慢培養成長起來的。另外,這個行業目前還比較小眾,真正進入的人沒大家想的那麼多。人才數量和質量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適配行業發展。

  問:主要缺哪方面的人才?

  答:各種崗位都缺。無論是技術的、非技術的,包括商務、人事等,最核心的還是AI人才。

  問:有沒有考慮和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?

  答:我們跟國內外很多高校關系一直很密切。我們希望推動機器人和AI行業的技術進步,跟高校以及年輕人建立更多聯系,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共同推動行業進步,是我們過去幾年對整個行業最大的價值。某種意義上講,一家公司業績好不好是一回事,對整個行業以及社會有促進作用更重要。

  “希望更多的人,尤其是年輕人參與進來,共同推動行業的進步”

  問:宇樹科技曾經出過一本關於四足機器人的書,進行技術開源,為什麼這樣做?

  答:其實除了這本書,我們每隔幾個月都會發布一些開源項目。我們希望促進行業的發展,行業好了,行業內的企業才可能發展好。

  另外也是想培養更多人才。無論是和高校合作、出書還是發布開源項目,都是希望更多的人,尤其是年輕人參與進來,共同推動行業的進步。

  問:為什麼研發人才的培養很難一蹴而就?

  答:行業發展變化非常快,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學習的習慣。我自己也是如此,白天公司各種事比較多,晚上個人時間會稍微多一點,看一些論文、敲點代碼,保持學習和進步的狀態。

  問:如何看待研發和投入的關系?

  答:無論是學習新技術還是開發新產品,最主要的是弄清楚方向。大部分的研發投入都是在摸索方向,這是最“貴”的。

  還要保持對技術和產品的敏銳度,足夠敏銳就會少走很多彎路。用盡可能低的成本去嘗試探索,發現真正比較值得投入的方向,再去重點學習和投入,這個比較重要。

  問:您對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終極願景是什麼?

  答:真正能推動科技進步,讓人類的生產力邁上一個台階。蒸汽機和電的發明,對人類社會生產力的改變巨大。目前,通用AI和通用機器人,產生的改變可能比蒸汽機和電還要大,可以讓人類逐漸擺脫辛苦繁重的體力勞動。

  問:宇樹科技誕生在杭州,城市與科技企業是一種什麼關系?

  答:浙江擁有非常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。科技企業的發展是和掌握新興科技的年輕人緊密相連的。可以這麼理解,對年輕人有吸引力的城市,它的新興產業發展一定不會差。

  問: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還需要哪些支持?

  答:我覺得國家已經非常支持了。希望大家對新技術、新產品抱有更開放的心態。從行業發展周期上看,起伏是難免的,可能今天很多人看好,明天又是另一個樣子。保持開放的心態看待起伏,對未來抱有更大信心,就是對這個行業的最大支持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13日 07 版)

(責編:唐宋、彭靜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